hi 欢迎光临邮票回收网
15210093958电话
当前位置:主页 > 邮票收藏 >

发行二次1997年金箔小型张,现在价格如何了

2025-08-10 作者:-1    已有 人查看
经历过 1997 年邮票市场大潮的人,想必都对那枚著名的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记忆犹新。它不仅是集邮市场兴衰更迭的见证者,更成为邮票商品化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鲜为人知的是,这枚承载着特殊意义的小型张,竟先后两次踏上了发行的漫漫征程。2000年,世纪之交的钟声即将敲响,全球各国的邮政部门纷纷围绕“新千年”这一宏大主题,精心铺展一系列邮票发行计划,宛如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中国邮政也独具匠心地规划了“回顾历史”与“展望未来”的双系列宏伟蓝图——在新千年到来之前,发行“回顾”系列邮票,如同一位历史的讲述者,缓缓回溯过往的岁月;跨入新千年后,则以“展望”系列勾勒未来的美好愿景,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
金箔小型张
然而,在方案研讨的激烈阶段,邮资票品管理司的专家们敏锐地察觉到一个问题:“港澳回归”,这两件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史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在“回顾”系列的8枚邮票中仅仅占据1席之地,其分量明显不足,犹如璀璨星空中一颗略显黯淡的星辰,亟需进一步凸显其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此时,时任中国集邮总公司邮品部经理的苪书香,宛如一位智慧的灵感使者,提出了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构想:在已发行的邮票基础上做文章。经过专家们反复的研讨、论证,如同工匠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最终决定在“香港回归祖国”和“澳门回归祖国”两枚小型张上,以加字的形式重新发行。这一决策,也成为了著名的“特别发行邮票”系列的源头活水,开启了新的篇章。
 
在当时,中国邮政仅有两次在已发行邮票上加字再创新品的先例。一次是在“T.38”《万里长城・山海关》邮票上,加印“里乔内第31届国际邮票博览会1979年”,志号变更为“J.41”,仿佛为这枚邮票赋予了新的生命;另一次是在“T.37”《云南山茶花》邮票上,加印“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一九七九年香港”,志号改为“J.42”,如同给邮票披上了一层新的文化外衣。而此次两枚金箔小型张加字后,志号定为“2000 - 特1”,从概念上来说,已然成为一套全新的邮票,宛如一颗崭新的星辰在邮票的天空中闪耀。
 
方案确定后,邮政部门如同严谨的管家,即刻清查库存金箔小型张的数量。原先预估存量在600万至800万枚之间,可实际统计结果却不足500万枚,这一差距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经报请国家邮政局批准,这套邮票的最终发行量确定为481.2万套。两枚小型张均采用金箔材质,再次加印“港澳回归 世纪盛事”字样,那金色的文字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为强化防伪性能,还特别增设了防伪标识,如同为邮票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特1”邮票发行后,却遭遇了命运的波折。受1997年金箔小型张市场颓势的持续拖累,其市价始终在售价附近低位徘徊,宛如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儿,难以展翅高飞。邮票下发至各省后,除少量用于2000年年册装帧外,其余大部分都长期沉睡在各省的票库之中,仿佛被岁月遗忘的宝藏。尽管不到500万的发行量,在当年清一色2000万左右发行量的邮票中已算得上“量少”品种,宛如沙漠中的一颗明珠,显得格外珍贵。但50元一枚的高面值,加之1997年高溢价销售留下的市场阴影,仍让许多集邮者望而却步,如同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
 
从邮政部门公布的邮票销毁记录来看,各省“特1”邮票的累计销毁量高达发行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数字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人们的心头。同样的两枚小型张,历经两次发行又两次销毁,市场表现却依旧惨淡,宛如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船只,始终无法找到安稳的港湾。即便身为发行量最少的“特别发行邮票”及该系列的龙头品种,其市场反响仍未达预期,这足以印证1997年邮票市场风波给人们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重,如同乌云笼罩在人们的心头,久久不散。当年还是邮票发行半年后才陆续公布发行量的时期,人们在发行前夕彻夜排队抢购的金箔小型张,在短暂的市场炒作后,便因源源不断的抛盘让大众逐渐意识到发行量的异常,价格很快跌破发行价,如同流星划过夜空,瞬间失去了光芒。
金箔小型张
许多邮商、投资者和集邮者因此血本无归,这种初期限量排队抢购、后期却大量放货的操作,让不少人感觉受到了愚弄,成为邮票市场史上空前绝后的负面事件,宛如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邮票市场的历史长河中。即便通过加字更换了“身份”,金箔小型张依然没能逃脱被销毁的命运,仿佛命运的齿轮无法逆转。邮政部门在事后总结中深刻归纳出三大教训:一是不该借国家重大事件发行高溢价邮品,这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如同在信任的桥梁上拆下了一块基石;二是邮品定价缺乏充分论证,脱离市场实际,如同在空中建造的城堡,缺乏根基;三是发行过程监管缺失,导致金箔小型张未能一次性足额供应市场,引发市场混乱,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搅起了汹涌的波涛。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当年2000万的发行量看似不多,如今却成了难以消耗的历史印记,宛如岁月留下的深深皱纹。而如今,这枚面值50元的小型张市场价稳定在27元左右,成为寄递国际包裹的常用邮票。从画面对外宣传的功能来看,这反倒成了一件歪打正着的好事,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也算是从过度商品化的身份回归到了邮资凭证的本质,回归到了它最初的意义。

 


标签:

相关阅读

热点推荐
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