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号:J8
发行日期:1976-02-20
整版枚数:40(4×10)
邮票规格:52×31mm
齿孔度数:P11.5
版别:影写版
设计者:(1,2,7,13-16)许彦博、(3,5,8,10,11)张克让、(4,6)杨白子、(9,12)陈晓聪
印制机构:北京邮票厂
1970年7月中国政府制定《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并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印发修改后的纲要(草案),增加了基建投资、财政收支和物资分配三大包干内容。这显示出当时国家在经济建设上注重宏观调控和资源分配的统筹规划,试图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来保障计划的有效实施。
主要任务与指标,纲要确定了狠抓战备、发展农业、推进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建设、建立经济协作区、发展新技术以及初步建成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等主要任务,并设定了工业增长速度、钢产量、煤产量、原油产量、财政收入、粮食产量、棉花产量、基本建设投资等具体指标。这些任务和指标体现了当时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战略重点和目标导向,既注重国防安全,又强调农业和工业的协同发展,以及对新技术和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视。1973 年 7 月国家计委拟订《第四个五年计划纲要(修正草案)》,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调整,不少指标有所压缩,如钢产量多次下调。这一调整反映了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对经济目标进行了灵活调整,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资源条件的限制。总体完成情况:1975 年按照《修正草案》规定的指标检查计划执行结果,工农业总产值完成计划的 101.7%,其中农业完成 104.5%,工业完成 100.6%。这表明“四五”计划在整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工农业产值均超额完成了计划目标,反映了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粮食、原煤、原油、发电量、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等指标完成情况较好,而棉花、钢、棉纱、铁路货运量、财政收入等指标未完全达到计划要求。这说明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不同行业和产品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部分行业和产品受到了资源、技术、市场等因素的限制,未能实现预期目标。
“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的价值与意义
纪念意义
1976年2月20 日,为了庆祝国民经济建设第四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邮电部发行了 J.8【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一套 16 枚,版式一为 1 版 16 张,体现了邮票发行的纪念意义和目的。
邮票图案名称涵盖了农田、灌渠、小化肥、纺织、钢铁、煤炭、水电、造船、石油、油港、铁路、科研、牧区小学、公社卫生院、职工宿舍、商业等多个行业,以 16 幅画面展示了“四五”计划的建设成就,信息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收藏价值
J8 邮票是 J 票枚数最多的一套,发行量有 800 万套,但由于 16 枚邮票的面值均为国内平信邮资 8 分,邮政消耗大,成为 J 票中的瓶颈,价格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这体现了邮票收藏市场中稀缺性对价值的重要影响,发行量相对较大但实际存世量较少的邮票往往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这套邮票中的第 13 枚“牧区小学”和第 15 枚“职工宿舍”存世量较少,成为该套票的筋票,其价值将占去全套的 1/3 以上。筋票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该套邮票的收藏价值和市场关注度,也反映了邮票收藏中不同品种之间的价值差异。
“第四个五年计划”在规划与执行过程中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调整,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建设成就。而“胜利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不仅是对这一成就的纪念和展示,还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为后人了解当时的经济建设情况和邮票收藏市场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